最新消息
軟式棒球規格...(2015/1/17)

軟式棒球規格...(2015/1/17)

相關連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BB%9F%E5%BC%8F%E6%A3%92%E7% ...

軟式棒球,與一般使用軟木等作為材料的棒球(硬球)不同,是以橡膠等等作為素材的球來比賽的運動。發源地為日本

歷史

起因為明治時代,從美國所傳來的棒球以大學棒球,高中棒球,國中棒球等形式開始了全國規模的大型比賽,小朋友們也以網球的球來當做棒球遊玩。但是,因為網球的耐久性與速度等問題,使得此項運動的人口慢慢的降低。因此在1919年(大正8年),在神戸市的東神橡膠公司開始販賣由橡膠製作而成,簡單且安全的軟式棒球用球。以此為契機,少年棒球的人口又再度增加,翌年的1920年(大正9年)在神戸組成了大日本少年棒球協會,並舉行了全國規模的大賽。其之後在1925年(大正14年),橫井春野在東京組成了同名的團體。進入昭和時代之後1929年(昭和4年),在神戸的協會組成了以一般社會人士為對象的日本軟式棒球協會(「軟式棒球」名稱起源即為此協會)。之後也產生了大日本軟式棒球協會、日本軟式棒球連盟、極東軟式棒球協會等等的團體。

之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激烈化,發布了「橡膠禁制令」(1938年=昭和13年),散佈在各地的軟式棒球團體被統合為「全日本軟式棒球綜合協會」並打算舉辦全國性的大賽,但是卻被視為是敵對國家的運動而被嚴厲的規制著,只能舉辦職業棒球比賽。戰爭終了後的1946年(昭和21年),以東京都軟式棒球連盟為中心,在全國的各都道府縣與文部科學省日本體育協會等等的贊助之下,設立了全日本軟式棒球連盟。後來,以普及少年棒球為目的,在1970年(昭和45年)也開始舉辦了小學生與國中生的比賽。

廣義的來說,準硬式棒球也是軟式棒球的一種。因為原本的準硬式棒球是以軟式棒球・準硬式部門的名稱發展,準硬式棒球的比賽連盟以前也屬於軟式棒球連盟。隨著時代變化近年才分為準硬式與本來的軟式。以世界規模來說認知度不高,但是在古巴,少年期會常常打。

球的種類(變遷) 1951年~1968年
  • A號 項目:少年(國中生)~一般 直徑:69.5-70.5(mm)
  • B號 項目:準硬式 直徑:71.5-72.5(mm)
  • C號 項目:學童(小學生) 直徑:67.5-68.5(mm)
1969年~1984年

追加成人用的球。

  • L號 項目:一般 直徑:71.5-72.5(mm)
1985年~2005年

將至今的L號、A號~C號的名稱重新設定並重新定義。

  • A號 項目:一般 直徑:71.5-72.5(mm) ※舊L號
  • B號 項目:少年(國中生) 直徑:69.5-70.5(mm) ※舊A號
  • C號 項目:學童(小學生) 直徑:67.5-68.5(mm) 
  • D號 項目:低年級學童 直徑:64.0-65.0(mm)※新規追加
  • H號 項目:準硬式 直徑:71.5-72.5(mm) ※舊B號
2006年~現在
 
2006年之後的公認球
  • 在A號球~C號球的球面上沒有凹凸。平成18年度大會之後開始使用,是55年以來公認球的設計變更

特徴:雖然大小與重量,反彈力都與之前的球差不多,但是比起舊公認球飛行距離約多了10%,投手也較容易投出變化球。比起之前的球,球面的凹凸幾乎都消失了,為較接近圓滑的球體形狀。同時,縫線處(實際上軟球不需要像硬球那樣真的縫、只是類似縫線的突出)也有類似縫線的造型。縫線部分的握球感觸與非縫線部分差別很大,若是沒有握在縫線部份球會容易滑掉,與硬式棒球一樣,握球時握在正確的地方很重要。縫線凸起的設計,是為了使球的回轉受到空氣抵抗等影響,讓直球的尾勁更好,變化球的幅度更大,反彈力抑制在兩次以下的設計。

  • D號球沒有變更。

軟式棒球的身世...(2006/5/17)

軟式棒球的身世...(2006/5/17)

國的硬式棒球傳至日本,是明治6年的事。而日本棒球的興盛,是從早慶之戰後的學生棒球熱潮開始。雖然熱股熱潮也蔓延到了青少年之間,但想要讓他們和大人一樣使用硬式棒球是不可能的事。因此便開始了軟式棒球的歷史。最初使用的替代品,是軟式的網球。但由於網球過於柔軟,表面平滑,即使用力擊出也飛不遠,更別說投球了;因此不久之後便出現了海綿棒球的開發。雖然在硬度與重量都比網球來的進步、即使受到強力也不會變形,適合投變化球;但耐久性不高,常常在比賽過程中裂開。因此到了大正7年,真正的軟式棒球終於問世。

橡膠棒球最大的好處,便是在硬度與重量非常接近硬式棒球,並能在表面製造出凹凸紋路。而他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大正8年的京都地方大會上,隔年便開始進軍美國職棒聯盟。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問題。由於軟式棒球的突然興起,不但在規格上沒有一定的標準,同一顆球若使用過久也會產生破裂。

而這樣的情況到了昭和9年終於有了重大轉機。由長瀨橡膠所製造的「健康球」,採用外側軟橡膠、內部則是硬橡膠的雙重合成方式,讓球的強韌度提昇不少。

由此可見,無論是硬式或軟式,不變的都是對於棒球的熱誠與堅持。